导读:本文标题:尿素叶面肥浓度( 尿素做叶面肥使用注意什么?尿素叶面肥对比多少?(下))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fuwutb.com/nybk/4406.html
主要内容:尿素叶面肥浓度
阅读提醒:本文字数:共最近看到一些种植施肥的朋友问关于尿素叶面肥的问题,比如尿素可以做叶面肥吗?尿素作为叶面肥多少钱?使用尿素做叶面肥要注意什么,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。
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
为什么尿素可以做叶面肥?
1、尿素是一种速效肥料,含氮量高,化学性质稳定。作为叶面肥或追肥效果很好。
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
2.吸收快。在作物生长初期,特别是一些绿叶植物对氮元素的需求量大,追肥不仅容易破坏根系,而且吸收转化速度慢。普通颗粒肥料进入土壤后不能直接吸收。是的,转化成根系可以吸收的元素需要一周的时间,也可以理解为分解。为此尿素叶面肥浓度,特别适合在需要缺氮的作物上喷洒尿素。
使用尿素做叶面肥(经验)要注意哪些问题?
第一点是浓度被稀释了。水果和蔬菜的特性是不同的。因此,在使用尿素作叶面肥时,应注意浓度。稀释浓度见文章下一段↓↓↓
第二点是提高吸收率。为了促进尿素更好更快的吸收,可以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一些叶面肥增效剂,提高养分对叶面的附着力,比如德化有机硅速溶和裂变,可以有效防止高温和阴雨天气。
第三点是喷施时间和叶面肥喷施时间。应注意作物的特性。尿素的主要元素是氮,在苗期或开花前需要较多。
每日喷药时间可在上午十点前和晚上进行,一般两周一次。
第四点是喷涂部位。喷施尿素作叶面肥时,喷头应向上斜对着叶背,可提高养分吸收率。以下操作方法存在养分吸收不足的问题。
如何将尿素转化为叶面肥(浓缩)?
1、对于谷类作物,喷洒浓度为1.5-2%尿素叶面肥浓度,即100公斤清水中加入1.5-2公斤尿素颗粒。
开花期喷施时,尿素浓度要低一些,可将肥液喷施5亩地(每亩水15-20公斤)。
2、叶菜类蔬菜,如蔬菜、黄瓜等,喷洒浓度为1-1.5%。即加水量为100公斤清水和1公斤~1.5公斤尿素颗粒。
3、果树、苹果、梨、葡萄等果树应为0.5%。即加水量为100公斤清水,加0.5公斤尿素肥,充分溶解搅拌。
4、茄子最佳喷洒浓度为0.3%,即加水量为清水100kg,尿素0.3kg。
内容由农业致富网的文章作者整理精心编辑,主要讲解的内容是:尿素做叶面肥对比多少?尿素为什么能当叶面肥?1、尿素是速效性肥料,而且含氮量高,化学性质稳定,作叶面肥或追肥效果都不错。为此需要缺氮的作物喷施尿素尤为合适。第一点,浓度稀释,瓜果蔬菜需肥特点不同因此在拿尿素当叶面肥时应注意浓度,稀释浓度见文......的相关信息,具体详情请阅读下文。
最近看到一些种植施肥的朋友问关于尿素叶面肥的问题,比如尿素可以做叶面肥吗?尿素作为叶面肥多少钱?使用尿素做叶面肥要注意什么,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。
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
为什么尿素可以做叶面肥?
1、尿素是一种速效肥料,含氮量高,化学性质稳定。作为叶面肥或追肥效果很好。
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
2.吸收快。在作物生长初期,特别是一些绿叶植物对氮元素的需求量大,追肥不仅容易破坏根系,而且吸收转化速度慢。普通颗粒肥料进入土壤后不能直接吸收。是的,转化成根系可以吸收的元素需要一周的时间,也可以理解为分解。为此尿素叶面肥浓度,特别适合在需要缺氮的作物上喷洒尿素。
使用尿素做叶面肥(经验)要注意哪些问题?
第一点是浓度被稀释了。水果和蔬菜的特性是不同的。因此,在使用尿素作叶面肥时,应注意浓度。稀释浓度见文章下一段↓↓↓
第二点是提高吸收率。为了促进尿素更好更快的吸收,可以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一些叶面肥增效剂,提高养分对叶面的附着力,比如德化有机硅速溶和裂变,可以有效防止高温和阴雨天气。
第三点是喷施时间和叶面肥喷施时间。应注意作物的特性。尿素的主要元素是氮,在苗期或开花前需要较多。
每日喷药时间可在上午十点前和晚上进行,一般两周一次。
第四点是喷涂部位。喷施尿素作叶面肥时,喷头应向上斜对着叶背,可提高养分吸收率。以下操作方法存在养分吸收不足的问题。
如何将尿素转化为叶面肥(浓缩)?
1、对于谷类作物,喷洒浓度为1.5-2%尿素叶面肥浓度,即100公斤清水中加入1.5-2公斤尿素颗粒。
开花期喷施时,尿素浓度要低一些,可将肥液喷施5亩地(每亩水15-20公斤)。
2、叶菜类蔬菜,如蔬菜、黄瓜等,喷洒浓度为1-1.5%。即加水量为100公斤清水和1公斤~1.5公斤尿素颗粒。
3、果树、苹果、梨、葡萄等果树应为0.5%。即加水量为100公斤清水,加0.5公斤尿素肥,充分溶解搅拌。
4、茄子最佳喷洒浓度为0.3%,即加水量为清水100kg,尿素0.3kg。
版权声明: 本文由农业致富网作者原创所写,禁止转载。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